跳至正文

《浸信会基础》第4讲:教会的圣礼

核心课程:《浸信会基础》
核心课程:《浸信会基础》
《浸信会基础》第4讲:教会的圣礼
/

导论

圣礼——也就是洗礼和圣餐——为何对基督徒如此重要?因为它们是地方教会作为基督徒共同体的特征。

今天很多教会忽略了“看见”、“目击”的重要性。

有些教会过度关注教会怎样对人群产生吸引力这个问题。他们透过各种节目想要让人群被吸引,他们希望当人群被这些节目吸引过来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听到福音。但是这样做却往往导致一个结果:这个教会共同体本身不吸引人,只是节目吸引人。

另一个极端则相反:某些教会相信只要神的话语被正确地传讲就够了。结果往往是律法主义,教会共同体同样会失去我们在圣经里所看到的魅力。讲台上所描述的教会应有的荣耀在教会生活中是缺席的。

“看”和“听”之间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我们考虑圣礼这一话题的时候。因为圣礼使地方教会与其他社群区分开来,正如狄马可牧师的《神荣耀的彰显》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圣礼彰显福音。很多历史学家指出,从某种意义来说,宗教改革与其说是因信称义之争,不如说是圣礼之争,而圣礼必然涉及称义的问题。今天,圣礼与教会生活似乎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听到宗教改革居然是因圣礼而起未免听起来太过奇怪。我希望这节课上完之后,我们对为什么宗教改革先驱们愿为圣礼问题而大动干戈、甚至愿意牺牲自己有更多了解。

什么是圣礼?

圣礼指的是浸礼和主餐。具体来说这两者各是什么呢?

对浸礼的定义写在我们的信仰告白里:

我们相信基督徒的浸礼是为信徒而施行的,是奉父、子、圣灵的名把全身浸入水里面的礼仪。这是一个顺服的行动,象徵着信徒信仰那位受难、被埋葬和复活的救主,也表明了信徒向罪死,旧我的生命已被埋葬,并在基督耶稣裡复活,行在新生命中。

在这个定义中,你可以听到罗马书6:3-4的回响:

岂不知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他的死吗。所以,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

浸礼不能拯救你,浸礼是一个“完全的、美好的象征”,表明我们的信仰是靠着神的恩典。它展现了我们在基督里被钉死、被埋葬和复活的美好画面。

我们的信仰告白同样描述了主餐的定义:

在主餐中,教会的成员可以透过分享饼和杯,自我省察,记念救主因着爱而为我们死,也在里面凭着信心,真实地、属灵地领受被钉十字架的基督及其受死的一切益处,以此为灵粮。

我们称之为主餐,基督徒们也同样称之为“圣餐”(基于拉丁文communion,即因着我们共享基督而彼此分享),或祝谢礼(来自希腊文eucharistia,意即“感恩”,因为耶稣举起饼并在掰开前祝谢),有些基督徒称之为“擘饼”。这一圣礼在旧约之中就有预表,即逾越节的晚餐,甚至更早的时候,祭司麦基洗得作为“至高神的祭司”将饼和酒带给亚伯兰(创14:18),这些都是指向主餐的。我们的信仰告白中强调“自我省察”,因为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教导说“人应当自己省察,然后吃这饼,喝这杯。”

在1640年的威斯敏斯特会议之前,改教先驱们就曾经论述过圣礼,他们认为圣礼是圣约的“记号”和“封印”。作为“记号”,圣礼对外表征着一个内在实质,也就是我们的信心。这是一个强有力的记号。请允许我引用一下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在每一圣礼中,在标记和其所表征者之间,都有一种属灵的关系,或圣礼上的联合;因此,二者名称和功效可以彼此相归。”透过阅读使徒行传,我们知道在第二章中,彼得不是告诉在五旬节聆听他讲道的群众“悔改相信”,而是要他们 “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 。并不是说浸礼能够拯救人,是信心拯救人。但是洗礼与信心是紧密连结的,所以在某些情况下被当作同义词使用。

作为“封印”,圣礼确认神透过福音赐给我们的应许。加尔文这样描述这件事(《要义》4.15.5):

圣礼将最显明的应许给我们,且具有一个特点,超乎圣道所具有的,那就是,圣礼如画图一般将应许给我们活描出来。

回到威斯敏斯特会议,威敏信仰告白陈明圣经中所说的圣礼四重目的:

1.圣礼表征基督及基督赐给我们的福分。正如加尔文所提醒我们的,圣礼是透过以各种特别的、可见的形式给我们带来益处。

2.圣礼确认我们对基督的爱。圣礼提醒我们基督的确为我们而死,并的确为着我们罪得赦免的益处而复活。

3.圣礼将教会从世界有形地分别出来。也就是说,当你坐在那里、观看主餐的时候,你正在看到真教会的某种剪影。

4.圣礼使我们在基督里与神相交,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作为一个地方教会在领受主餐前共同回顾教会之约。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会探讨浸礼和主餐,并解释它们的意义和重要性。

浸礼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我是一个基督徒,我从来没有受过洗,然后我现在死了,我还是能上天堂的,对吗?那没有受洗又怎么样呢?对我的救恩又有何妨碍呢?

回答是:如果我可以但是却拒绝受洗,那么我就是在有意识的悖逆基督,而悖逆是羞辱神的。我拒绝公开的宣告他的名,我失去了让地方教会认可我的信仰是真实的这一机会,我错过了一个可见的、提醒我向自己而死和为基督而活的仪式。对于其他基督徒来说,他们失去了一个提醒他们救恩的机会;对非基督徒来说,他们失去了一个用视觉看见福音被呈现的机会。

让我们来考虑另一个极端。在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电影《狂怒》(这是一部很不错的尝试透过信仰去看战争的电影)里有一个美军的坦克炮手,他喜欢传福音,他甚至乐于向人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因此获得了“圣人”的外号。他问刚刚来报道的新机枪手诺曼,“你得救了吗?”诺曼说,“我去过教会。”炮手继续问他,“看来你是个自由派的基督徒,我问的是你得救了吗?”诺曼说,“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我已经受洗了。”在诺曼看来,受洗就意味着得救。而“圣人”所要强调的是,得救并非洗礼带来的,而是重生带来的。洗礼并不会保证一个人得救,洗礼是重生的果子和象征,而不是像一般人所理解的洗去我们的罪。

现在,假设我们理解了洗礼的种种益处,圣礼的这些目的应该促使我们正确的执行圣礼。你过去看到教会对洗礼的执行是否很好的服务了上述目的?让我们先把婴儿洗的问题放在一边,仅仅考虑圣经所命令的信而受洗。

回答:

有些教会不要求成员加入教会前必须受过洗礼,他们等于在告诉成员说跟随基督不一定需要完全顺服基督。

有些教会随随便便地给人施洗:他们减轻了洗礼作为上帝面前见证的分量。

有些教会给人施洗却不要求对方加入教会,或是教会外的洗礼:洗礼和教会没有关系,那么谁来确认这个被洗的对象是基督徒呢?【承认有例外,但不应该是常态。】

施洗却不作解释:有形的记号没有为我们翻译成可以理解的行为。

谁可以受洗?

你应该注意到,上面的论述都是在假设受洗的主体是相信接受耶稣基督的人。受洗的主体究竟应该是谁是辩论了几百年的问题,我们也和很多主张信徒的婴儿应该受洗的教会有紧密合作。那为什么我们相信浸礼是仅仅为信徒预备的呢?我们可以花几个礼拜的课程讨论这个问题,我在这里仅仅给一个简单的总结。

主张婴儿受洗者的观点:

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婴儿受洗的主张者们究竟为何支持婴儿受洗。很多浸信会的弟兄姊妹们会发现,他们的论述是非常精细和自成体系的。我们不能随便假设对方的论点,然后进行批驳。当然,有很多人今天给他们的孩子施洗是因为他们相信洗礼能够挪去原罪,这些人是天主教徒。他们不相信救恩是唯独靠着信心而来的,因为天主教徒相信信心加上德行才是得救的根基。我们现在也不是反驳他们的观点。我现在想反驳的,是那些和我们相信一样的福音的人所持有的观点,例如同属福音派的长老会、圣公会和路德宗的弟兄姊妹们。我们称他们为“婴儿洗礼的主张者”(paedobaptist)。

简短地说,他们认为洗礼是新约对旧约中割礼在“印记”和“封印”这两个意义上的延续。婴儿洗礼的主张者会指出在旧约中,神将婴孩也包括在与以色列所立的约中。虽然割礼不单单是给婴孩的,但主要是给婴孩的。这一礼仪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在出埃及记12章中神告诉摩西,没有受过割礼的就不能参与逾越节(12:48,但未受割礼的,都不可吃这羊羔。)

所以,当我们进入新约时,一个假设是除非新约清楚地教导孩童被排除在约之外,否则孩童仍然被包括在约中。既然现在约的标记和封印变成了洗礼,而不再是割礼,那么洗礼也自然应用到所有的婴孩身上,但不仅仅是男婴了。既然在使徒行传第二章彼得在宣告“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
时,他接着说“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
,那么毫无疑问我们的儿女也应该受洗——即便他还没有表示出信心的回应。道理很清楚,不是吗?

主张信徒受洗的观点:

作为浸信会的信徒,我们该怎么回应呢?让我总结一些要点。我也要强调说我们的争议的焦点并不是信徒应不应该受洗——所有的宗派甚至天主教都会同意信徒应该受洗。我们争议的焦点是:是不是唯独信徒才能受洗。

让我给你一些对婴儿受洗者反驳的要点:

1.当新约讲到洗礼带来的意义时,它描述了在基督里的新生命。根据我前面所引述的罗马书6章,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生命。这里的要点是:受洗的人应该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已经重生了。

2.新约将洗礼和割礼相提并论时,它说的并不是旧约中肉体的割礼,而是心的割礼。根据上下文,我们要记住在旧约中,神多次地提醒他的百姓,神所要的不仅仅是肉体的割礼,而是心的割礼。仔细的看歌罗西书第二章,洗礼与割礼是如何产生联系的:

你们在他里面,也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礼,乃是基督使你们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你们既受洗与他一同埋葬,也就在此与他一同复活。都因信那叫他从死里复活神的功用。

婴儿受洗的主张者说,“我们应该继续将没有得救的婴孩看作是约中的子民,除非圣经清楚地表明新约已经与旧约有所不同”,我也同意这一说法。但是歌罗西书第二章很明确地教导新约与旧约的不同。新约对旧约的延续不是体现在割礼和洗礼之间,而是心的割礼(申命记10:16, 30:6;耶利米书4:4)与洗礼之间,是在旧约中得救的信心与新约的洗礼之间。

3.在新约圣经中,没有清楚的婴儿受洗的例证。事实上,所有提到洗礼的经文都谈到悔改归主。比如在前面我提到的使徒行传第二章,彼得说要“悔改”然后再受洗。他后面所说的应许也是和悔改相联系的,他是在说“你们的儿女也可以悔改和受洗”,而不是说他们的儿女可以不悔改就受洗。而且如果我们接着读的话,这应许也不单单是给我们的人女,而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并一切在远方的人,就是主我们神所召来的”。我们要将我们的儿女和后面所说的远方的人放在一起,我们盼望主会将他们呼召到基督里。
新约圣经里唯一没有提到受洗者是否相信与否的,是在使徒行传16章,吕底亚一家的人。作为一位女性,长途跋涉的进行商贸活动,如果带着婴孩一起旅行是不太可能的。

4.在早期教会中没有对婴儿洗礼的记载,但是却有很多对信徒洗礼的记载(例如主后100-120的《十二使徒遗训》、主后120-130的《巴拿巴书》、主后150的《黑马牧人书》)。我们第一次看到婴儿洗礼的记载是在主后200年特土良的著作中,而且特土良是在反对婴儿受洗。我们能看到的第一篇为婴儿受洗辩护的文章是主后250年居普良所写的,而他当时认为婴儿洗礼是带来救恩的。这和我们要反驳的婴儿洗礼还不一样。有的人认为即便婴儿洗礼没有被所有人接受,但是在早期教会就已经被很多教会采纳了。如果他们是对的,我们应该在早期教会文献中发现很多婴儿洗礼的论述,但是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历史证明。

婴儿洗礼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在公元418年的迦太基会议中,反对婴儿洗礼的人被咒诅。在第六世纪,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将婴儿洗礼立法规定各教会必须执行。
到这里为止,有问题吗?

什么是主餐?

接下来我们要谈谈主餐。我们先要问这个问题:主餐是什么?

正如我们前面所看到的,主餐是透过分享葡萄酒和饼来共同纪念基督的死怎样给我们带来上帝得赦免。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1章这样说:

我当日传给你们的,原是从主领受的,就是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所以无论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饼,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人应当自己省察,然后吃这饼,喝这杯。

我们从哥林多前书11章里可以看到,主餐对我们有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三重意义。

过去:

主餐是纪念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所做成的工,正如他告诉我们说“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有的人可能知道天主教将主餐看作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的“重演”,因此他们认为饼和杯就是基督的身体和基督的血(也就是“变质说”)。这不是耶稣所说的“纪念我”的意思。路德则教导在主餐中基督“实质的同在”(合质说、同在论)。与路德不同,加尔文和改革宗传统则认为我们所领受的就是饼和葡萄酒。基督的确是同在的,但是这一同在是属灵的而不是物理上的。所以我们说在主餐时,我们“透过信心在心里领受基督”。

加尔文把圣礼也称为“看得见的圣言”。上帝在向我们所宣讲的话语中说的,他也在“看得见的圣言”即在圣礼之中向我们展现出来,宣讲的圣言和“看得见的圣言”一同把上帝的祝福带给我们。圣餐中那“看得见的圣言”特要使我们确信一件事,即基督随处都与我们同在,赦免我们的罪,坚固我们,使我们成长,成为我们属灵的食物。这个属灵的食物到底是什么呢?加尔文说就是基督他自己,圣餐中的“表记就是饼和酒,表示着我们从基督的身体和血所领受的看不见的食物……基督是我们灵魂唯一的食物,因此我们的天父邀请我们一同来到基督面前,通过反复地分享他,使得我们可以不断地获取力量直到我们达到属天的不朽”(Institutes 4.17.1);加尔文反复重复这个主题,即我们在软弱中需要上帝不断坚固我们,上帝出于他的怜悯将他儿子赐给我们,成为我们的力量、食物和鼓励,因此我们需要这项圣礼,就象我们需要饼和酒作为食物一样,我们也需要基督的身体和血喂养和坚固我们。

现在:

但是主餐不仅仅是回顾过去。保罗也说到主餐是关乎我们现在的处境的。当我们领受主餐时,我们必须先省察自己。省察自己是否和神有良好的关系,省察自己是否与其他弟兄姊妹有良好的关系。不仅如此,在29节,他说如果我们吃喝时没有“分辨是主的身体”,我们是在吃喝自己的罪,我们在招致审判,这种审判甚至给哥林多教会带来了死亡。这不是一件可以轻忽的事情。“分辨身体”不仅仅是简单地知道饼和杯代表着什么,也意味着知道我们作为整个教会代表了基督的身体,我们如何彼此相爱代表了基督的爱。
所以主餐意味着说,现在我作为一个基督徒是在与主同行的。主餐也意味着说作为一个基督的身体,我们作为整体同行、宣告基督是谁的真理。这是天上会众在地上的投影,体现真信徒之间彼此相交的关系。

未来:

你可能也注意到了保罗也论及将来,他说“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领受主餐也是表示我们对他再来的期待,这是一个排练,是为一个将来弥赛亚的婚宴所做出的排练。这是为什么主餐时既有喜乐也有忧伤。我们将所有的感情都倾注于基督为我们所做的、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这一事件中。

主餐成就什么

如果这是主餐的意义,那么主餐成就什么呢?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基督徒从未领受过主餐,他错过了什么?

我给你一个列表,这个列表没有包括所有神透过主餐所赐给我们的福分:

主餐是一个常规的、自我省察的机会。保罗告诉我们要自我省察,省察我们是否在信心中,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这是一个常规的检查我们与教会中其他肢体之间关系的机会。在主餐时,我们如果能看到教会中的夫妻间彼此和好、朋友间彼此和好,那会是件很美的事,这也是保罗告诉我们吃喝时要“分辨身体”的目的之一。

这是一个提醒我们饶恕别人的机会。我们看见两千年前基督为我们做成的一件事,我们应当效法。

这提醒我们现在的事物终将过去,属灵的事务才存到永恒。当我们吃饼的时候,我们记住人或者不是靠饼。主餐在现在和未来之间架了一座桥。

主餐是天堂的景象。主餐时看看你的四周,这也是天国里羔羊的婚宴应有的样子,多么令人受鼓励啊。

这也是对那些没有领受饼杯之人的一个警告或审判。如果我们当中有人是被教会惩戒的,或许出于牧师的建议你没有领受,也或许你自己选择不领受因为你觉得有没有解决的罪。如果在羔羊的婚宴上你也不能参加,那就是一个严厉的审判。这是一个强有力的提醒!

这提醒我们教会整体的合一。合一很重要,不仅仅是因为合一让教会生活很喜乐,更是因为教会代表基督。当基督的身体合一时,基督得到最好的彰显。

当然,我也确信还有我们无法理解的意义。耶稣非常看重这一圣礼,这是他在地上事工的最后一个环节。保罗也非常看重主餐。我们可能将来到主面前的时候发现主餐是恩典的管道,而其中的意义是我们在地上无法理解的。

记下这些主餐的意义,在下次主餐前拿出来看一看。是否有些意义你平时没有注意?有些意义你平时忽略了?让我们一起恢复基督在设立主餐时所赋予它的意义。

最后,教会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就是:我们到底应当隔多长时间守一次圣餐?目前每个教会的做法都不相同,很多教会是每个月或每个季度一次,个别教会一年一次,但也有不少教会是每周一次,基本上取决于教会长老的决定。圣经告诉我们守圣餐是使徒时代基督徒聚会的组成部分之一(徒2:42;20:7)。每周守圣餐也是使徒去世后早期教会所遵守的,这反映在《十二使徒遗训》和殉道士游斯丁的著作中。其实教会对圣餐本质的理解决定了教会守圣餐的频率。如果圣餐仅仅是纪念,那么一年一次就很正常,我们毕竟一年只庆祝一次圣诞节,正如慈运理当年在苏黎世教会所采取的做法;但如果圣餐不仅仅是纪念,而是我们与基督相交的话,如加尔文或路德所坚信的,圣餐是上帝所设立的蒙恩之道,我们就应当每周都要守圣餐。圣餐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在圣餐中基督用自己的身体和血喂养、坚固和更新我们,使我们的灵命得以成长,使我们的信心得以坚固。加尔文将圣餐比喻成上帝用来把我们带到他面前的阶梯,如果有人试图脱离这个阶梯,靠自己向上跳,那他一定会摔断脖子;如果我们想靠近上帝,我们要用他为我们设立的途径,因为上帝知道什么样的途径最适合于我们。当我们明白了圣餐到底是什么,上帝设立圣餐的原因,我们就不会把圣餐看作是教会崇拜仪式之外的一个附加品,与此相反,圣餐是新约教会崇拜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谁会不愿意在每周的崇拜中与基督相交呢?

在反对每周守圣餐的众多理由中,值得注意的一条是:新约圣经没有明确规定教会要每周守圣餐,所以每家地方教会就可以按自己所认为合适的频率守圣餐。若以上理由可以被用来反对教会每周守圣餐的话,它也可以被用来反对教会主日崇拜中的任何一项,新约圣经不但没有明确规定教会要每周守圣餐,也没有明确规定每周要讲道、祷告、唱诗。我们虽没有新约版的利未记明确规定崇拜的具体细节,我们却有描述性的经文(徒2:42;20:7)告诉我们守圣餐是使徒时代教会聚会时的主要内容。而且在这些描述性的新约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守圣餐与教导、讲道、祷告一样是崇拜的组成部分。再者,新约圣经中虽没有明确规定守圣餐的频率,但却有关于圣餐本质的清楚教导,每周至少守一次圣餐,是教会对圣餐本质理解的自然延伸 。

讨论

1.如果有人说他已经接受基督,但是他不愿意加入这间地方教会(他可能觉得这间教会太远、或是压根不想加入任何教会),我们是否能给他施浸?

2。什么样的人可以领圣餐?做过接受祷告的人?受过洗的人?受过洗并且加入地方教会的人?还是受过洗礼并且是本教会的成员?

【提醒浸礼和主餐是地方教会的圣礼,圣餐 是“神圣的联合”,一个没有公开以主所指定的方式公开宣告和与基督联合的人,不能够参与主餐。】

以上两段论证每周应该有主餐的文字来自《教会》杂志2009年9月总第19期《“这是我的身体”——改教时期关于圣餐的争论》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