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那是一位好老师用百万美金都买不到的时刻,我当时正在教一门辅导课程,是神学院道学硕士三年级学生的必修课。那班大部分的学生是那些自认为只要他们传讲好磨利的神学理论之道,会众就不需要任何个人服事的家伙,他们视我的课是过多课程中毫无意义的多余。这种心态显然没法发展出一个活泼的学习环境。
我教课的第一年并没有说明该课程的重要性就直接跳到教材内容,那真是漫长又艰难的学期。第二年我决定每堂课都以牧者的真实恐怖故事开始,直到学生大叫:“够了,不要再讲了。”所以我讲了好几个我在牧会期间的故事,例如深夜里的紧急事件和人际关系的惨败事件,我不停地说,直到学生们确信他们需要我所要教的。
就在某个生动的趣闻故事讲到一半时,发生了一件让我永远难忘的事。一位将要做牧师的学生恼火地举起手,脱口而出地说:“好啦,我们知道在教会中我们会有这些项目(projects),只要告诉我们该如何办,好让我们能回到服事的工作上。”全班立刻被一片死寂所笼罩。这个人在他的沮丧中已经说出许多牧师对圣经辅导、门徒训练和个人事工的态度。我知道这是一个珍贵的教导机会,且我要做忠心的管家,我就请他重复他刚刚用来指在困难中的人的那个字。当其他神学生在座位上偷笑时,他在由于尴尬中轻轻地说出“项目”。
这个年轻人对教牧事工有很多错误的观点,其中最严重的是缺乏爱,缺乏活出基督自我牺牲的爱的热诚。他把迷失和挣扎中的人看作是他蒙召服事的拦阻,而回应这些人的需要与挣扎则是个极大的搅扰。他认为只要好好传讲信息和设计组织好的活动,就会产生一个兴旺茁壮的教会。他认为教会是一个良好设计、优秀领导与成功的组织。但当我检视教会时,我看到的却是一个医院,里面充满着处在不同阶段、正在对付罪恶疾病的人。
想象一个医生从门诊房间里走出来,大声地对护士说,“病人、病人、病人,我所看到的都是病人,健康的人怎么不来找我?”教会里充满了对付罪的后果的人,是尚未完全被塑造成耶稣形象的人,教会里充满了走迷路的人,甚至有些还不知道,或者还没有把他们每天的问题与基督的转变恩典做出联结。每一间教会,当你深入其中的时候,你都会看到挣扎的夫妻、缺乏耐心的父母、被诱惑试探的孩子、对不完美友谊关系的失望。教会不是神学教室,而是一个信靠、认罪、悔改、和好、饶恕和成圣的基地。在教会里,有瑕疵的人信靠基督,聚在一起为要更好地认识耶稣和爱耶稣,并且照着耶稣的命令去爱别人。教会可能混乱、低效率,但那是神所许可的巧妙混乱,是神彻底改变人心和生命的所在。
基础的爱
转变人的事工的基础,并不仅仅是纯正的神学教义,还需要爱。没有爱,我们的神学就是没有浆的船。爱驱使神差派并且牺牲他的爱子,爱使主耶稣服在这个世界之下,并且忍受十字架的苦难,爱导致他寻找和拯救失丧的人,并且坚持到每个儿女都被转变为祂的形像。神的爱不会停止,直到祂所有的儿女都在祂荣耀的宝座旁。每个罪人的盼望并非基于神学的答案,而是基于基督为祂百姓的爱。没有这份爱,我们个人没有盼望,人际关系没有盼望,永生也没有盼望。
这份爱并不是用绷带去掩盖和对付扩散的癌症,这爱是有果效和坚韧的。这爱是嫉妒的,坚决要拥有我们而没有别的竞争者。它直接地告诉我们:我们是谁,我们有多么需要改变,然后去做工和改变我们。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我们的心和黑暗堕落的世界——的任何盼望,都在主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爱里找到。在罗马书8:31-39,保罗是这样说的:
既是这样,还有什么说的呢?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谁能控告神所拣选的人呢?有神称他们为义了。谁能定他们的罪呢?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神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如经上所记:
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
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
保罗说:“你们是基督之爱的领受者,没有什么能把你与神的爱分开。”这爱提供盼望给任何愿意认罪,并且大声呼求改变的人。这也是我们常常被卡住的地方,我们想要不用付出爱的服事,我们不愿付出很多、不愿牺牲个人的便利去服事人,宁可把真理的手榴弹丢进人们的生命里,也不愿意为了他们放下我们的生命。但这正是基督为我们所做的。听听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章里所说的: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基督的爱不仅是个人盼望的基础,而且我们把基督的爱体现出来也是我们为基督有效地服事别人的唯一盼望。可悲的是,我们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一点。如果不愿意舍己,我们就不能成为基督赐生命之工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在路加福音14:26-27,主耶稣说: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
基督并不是要我们去恨自己的朋友亲人,但是27节清楚地说,基督呼召我们每天向我们自私的日程表而死,以致我们能够成为基督日程表的一部分。否则我们是在妨碍主的工作,而不是在帮助住的工作。
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人是你个人的挫折之源?你有多频繁地陷入压力并且做不尊崇基督或者不体现基督品格的事?多少次你视别人为服事的障碍而不是服事的对象?你放弃了谁?我们已经被基督所爱,并被呼召去体现基督舍己的爱。无论神把你放在哪里,你都应该让人们在你身上看到那种爱。
救赎性关系
当我们忘记体现基督爱的呼召时,我们就会把人际关系当作是自己的,我们对人际关系的期待会被我们的舒适、安逸和快乐所左右。当人们妨碍我们时,我们会恼火,我们的怒气多半是因为我们想要占有这个关系为自己所用。但是,人不属于我们,他们是属于神的。关系不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恰恰相反,罪人之间的关系是混乱的、艰难的、令人疲惫的,也是彼此苛求的。但在关系中,当神被敬拜而我们的心被改变时,关系就被设计要彰显神的荣耀和造就我们的益处。有果效的个人事工,始于当我们承认自己已经拿走那属于神的关系,并且利用它来满足私欲之时。
当我们已经认罪和悔改,我们就预备好问这个问题:我们的关系在基督所要做的工作里能扮演什么角色?如果神给我们的人际关系不是只为个人快乐的奢侈品,那么神对关系的计划是什么?这个问题把我们的带到个人事工里“爱”的功用之上。神对我们的关系就是爱和救赎,神要我们的关系反映出这些品质,这就意味着至少三个含义:
1. 神对我们的关系有一个比个人快乐更高的目标;
2. 神要我们的关系是神在我们里面,并且透过我们,关系是改变之工的背景;
3. 我们需要建立能激励这一改变的关系。
我们能借着思考基督在我们生命中做工的方式来明白这一点。圣经用三个词描述神的工作:称义、收纳为神的儿女,和成圣。
称义与收纳为儿女解释了我们如何进入与神的关系里。在因信称义里,基于基督完美无瑕的生命、死和复活,神宣告我们是义的。在称义里,是基督的义被归算到我们的账上,除去使我与神隔绝的罪,并且将基督的义赐给了我,使我被神接纳、使我与神建立关系。
收纳、收养也包括我与神的关系。神不仅称我为义,神也收纳我为儿子(儿女),神欢迎我进入祂的家庭,神使我拥有一个儿子所有的一切权利与恩惠。称义和收养赐给我一个与神完整的关系。
称义和收养的结果是什么?我就不是罪人了吗?如果是说我跟神的关系,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耶稣的就恩不再需要加添什么,我们不需要做任何其他事情来保证神的接纳是安全的。神的接纳是完全的!
但是如果这个问题是在问我为人的个人光景,我会说“不”。我仍是个罪人,我每天与罪争战,在我的里面发生的改变还不够彻底,我还没有成为神计划要我成为的人,也没有做神计划要我做的事。个人生命的转变之工和收养还不通,称义和收养是事件,而个人的转变则是一个过程,一个成圣的过程。成圣是一个神真的使我成为他要我成为的身份这样一个过程。
神并不是因为我不错而称我为义及收纳我为儿女,恰恰相反,神是因为我不好才这么做。他知道只有当我活在与神的个人关系里,持久的生命改变才会发生。在神崇高而巨大的爱里,只有那些经由称义和收养而与神建立关系的人,才会经历成圣和改变的过程。没有关系,就没有个人的改变。我们与神的关系是我们得救的开始,不是结束;是必需品,不是奢侈品;我们现在是半成品,而不是成品。
作为基督的使者,我们也应该与别人建立爱、恩典与信任的关系。就像神透过基督与我们建立关系,我们与别人建立的关系也为神继续在人生命中做工而预备了环境。这里有三个实践性原则:
第一,神的救恩活动总是发生在关系里;
第二,神改变我们的第一步,就是吸引我们进入与祂的关系;
第三,我们的人际关系对于神在我们、以及在他人身上正在完成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
这是为什么我们的关系不是属于我们的,它们是属乎主的,并且是圣洁的。神用关系来为自己预备一群子民。神每一天都给我们机会去服事忧虑、忿怒、沮丧、挫败、困惑、盲目的人们,这就是神做工的方法,神也呼召祂的孩子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我们对关系归正后的看法必须改变我们回应人的方式。有关对婚姻失望的紧张讨论,不只是夫妻之间一个痛苦的对话,也是神在做工,将他们的心显露出来,神用他们的关系在改变对方。如果夫妻记住这点,他们就会以一种与平常不同的方式来回应彼此。但如果他们的目标是为了自己的快乐,任何一方都会说,“我要我的配偶看到我有多不快乐,而他就会更努力地使我快乐。”如果他们都以此为目标,他们的对话就会变成战争。他们可能都宣称爱对方,但是在他们内心私欲的层面上,他们都只是想从这关系中得到他们想要的。
但如果这对话发生在两个想要成为神改变之工的一部分之人的身上,从他们的态度开始,情况就会有戏剧性的改变。当他们只从横向去看对方时,就会泄气、无望、或者冷嘲热讽,因为他们已经做了所有可能改变对方的努力,但没有一个努力管用。但如果他们意识到神带着救恩的理由在他们的关系中时,他们就有盼望的理由。他们走到了自己的尽头,但是救赎主在祂的大能和荣耀中是积极主动的。神已经在改变他们,并且神会继续改变。
从新的角度也会改变这对夫妻的立场。当他们带着自己的想法互相攻击时,他们相争要保证他们的一生占上风。但是配偶是你的敌人吗?不是的,丈夫和妻子是站在同一边的战友,他们敌人是谁?撒旦、老我、世界。他们不需要竞争,也不需要任何一方非赢不可,他们的关系是为了成就神的计划,他们也能为了神而放下自己的计划。
听起来很不真实,是吗?我们已经离神对人际关系的心意太远了,以至于我们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回到神的蓝图中。但是如果你研读新约圣经对人际关系的描述时,你就会看到类似的模型。例如,父母和儿女之间的人际关系是为了什么目标?上最好的大学?有教养?理想的工作?美好的婚姻?子承父业?都不是,在以弗所书6章,保罗要父母们“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儿女。父母要成为神转变儿女人心的一部分,帮助孩子从一个自我中心的罪人变成一个爱神超过爱一切的人。保罗所设立的父母角色模型是救恩性的,如果父母忘记这一点,就会妨碍神的工作。
在所有的关系上都是这样:神的目标是比情绪或者处境的改变还要深远的改变,神要祂的儿女有他的样式,神要始终如一地掌管人的思想和动机,使人把自我身份扎根在嫉妒里面,而不是在个人的成就或是别人的接纳这一干旱土壤里。
救赎性关系是怎样的
当圣经呼召我们以一种增进神改变人心之工的样式爱人时,它强调四件事情。而每个爱的层面都能增进以神的目标为中心的人际关系,请看你手中讲义第三页的图。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一个要素和第二个要素,也就是爱的要素。
第一:进入那人的世界
我们要从进入那人的世界的入口,也就是大门开始谈起。什么是神给我们的,可以进入别人世界的大门,也就是讲义上所说的切入点?
我先来告诉大家什么不是入口。首先,入口不是那人想要谈论的问题,我们会专注于问题而错过在问题中的那个人。当然,我们要帮助他解决问题,但我们的注意力是放在人的身上而不是问题的身上。神改变之工当然包括了处境和关系的改变,但核心目标是个人生命的彻底改变。
其次,入口不是那个人生命中某个特殊的处境或者时间,处境或者事件的背后是更深的心灵挣扎,那是神所关注的。入口也不是他所吐槽的另一个人或者他人的问题。如果我们以问题为焦点,我们就会像游园会上射击塑料鸭子的人,我们听到对方的倾诉里有相关的字眼,例如奸淫、怀疑、恐惧、偷窃、贪婪、爱世界等等,我们会马上像宗教警察一样指出这里不对、那里不对,开火扫荡,直到我们把话说完。这样做会错过这个人内心真正的挣扎,也让他关上了大门。
所以,要发现切入点,你要问的问题不是“这个人生命的问题是什么?”而是“在这个处境当中,这个人的内心挣扎是什么?”或者“现在这个人紧抓不放的是什么?”切入点不是你认为这个人所挣扎的环境是什么,而是这个人所承认的挣扎本身。人们会告诉你他如何挣扎,而你对他挣扎的准确认识会为你和他的关系开启大门,让你有机会更深层次地服事他。
让我举一个例子。假设教会里有一位姊妹打电话给你,她结婚十年,有两个孩子。某天清晨无意中在丈夫的手机里看到他和另一个女性的对话充满了暧昧、挑逗,甚至讲到他们前不久发生的关系。丈夫极力地贬低自己的妻子,宣称自己内心真正所爱的是那个女人,还保证将来一定会离婚娶对方。她看完手机后给你打电话,问问你自己:现在这个妻子紧紧抓住不放的什么?她的挣扎是什么?她内心正在经历什么?有什么力量会让她绝望和夺走她的希望?
我的回答是:恐惧。她的内心充满可怕的疑问:“他会真的离婚吗?”、“他会要孩子跟他吗?”、“离婚后我的生活怎么办?”、“我该怎么对孩子说?”、“这个女人有什么是我没有的?她比我好在哪里?”、“他回来我该跟他说什么?”但最可怕的问题是:“为什么神容许这些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恐惧是此刻最大的内心问题,如果你这个时候去跟她说圣经允许这种情况下的离婚,教会不会因此而惩戒他,如果她丈夫是基督徒的话,教会会惩戒他等等,或者讲到她要如何饶恕和忍耐,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到时候说的是这些,你就失去了进一步服事她和帮助她的机会。
另一方面,帮助她面对她的惧怕给你一个大好机会,让你显示爱并且建立另一个服事的关系。当我们准确地认出一个人的挣扎时,他会说:这个人是在帮助我,这个人了解我,我需要更多这样的帮助。
那我们该如何识别切入点呢?我们要关注的并不是这个特定的问题,而是他对这个问题的感受。带着目的去聆听,把焦点放在这个人的身上,当他讲述自己的问题的时候肯定是杂乱无章的、所有的信息混在一起的,你要训练自己去听四件事情,那将告诉你这个人的挣扎所在:
1. 听出情感词语,“我生气”、“我害怕”、“我忍不住哭了”等等;
2. 听出解读词语,例如“这不应该发生”、“我想我是自作自受”、“都是XXX的错”等等;
3. 听出自我对话,例如“我是如此的失败”、“这些事总会发生在我身上”、“这都是上帝的惩罚”等等;
4. 听出与神的对话,例如“神根本没有听我祷告”、“神不在乎我这个小人物”、“神怎么会许可这样的事”等等。
当你聆听上述四件事时,要寻觅浮现的主题,例如恐惧、忿怒、罪恶感、自卑、绝望等等,然后抓住这一主题,与他相遇,并向他展现基督的爱。他那时候可能没法看见主,我们知道神没有回家去休息或者忙着干别的没看微信,但是境遇的黑云会让人盲目而看不见神在那里积极地做工。
你有没有跟人讲述你的糟糕过去,例如你说因为交通堵塞而错过了一个重要约会,你的朋友却说“你应该看手机导航,百度地图会告诉你交通状况。”或者“几年前我也是同样时间同样路线,不过我走了高架结果还早到了。”你的感觉会怎么样?你的朋友没有倾听故事中的你,他倾听的是故事中的交通堵塞,他没有看到你开车时一直在看表,没有看到你一直在打电话,没有看到你怎样用滴滴打车在找最近的出租车!他是在对交通说话,而不是对你说话。
但这不是神的方法。耶稣是好牧人,他把迷羊抱在自己的怀里,他把羊带到安全的地方。跟随主的榜样表示我们要对挣扎的人沟通几件事情:
第一,让他知道你听到他的挣扎。当你看到主题浮现的时候,你要向她重新说一遍,最好用她用过的词汇,你这么说的时候,你就是在告诉她你的焦点是她的感受,而不仅仅是她的问题。
第二,让那人知道,神在那里,神没有停工,神了解他的挣扎。不是要把这句话讲给他听,而是转到针对他所抓住的事情的经文。这样,你就达到两个目的。第一,圣经谈到了人类经验最深层的问题;第二,神在他们害怕神不在场的时候,仍然与祂的百姓同在。在这里,诗篇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诗篇的作者很多时候在经历人生中的低谷,包括惧怕、忧伤、绝望的时刻,诗篇再三地提醒我们:我们是有盼望的,神是在观看和叹息的,我们的盼望不在于我们自己,而在于神是我们的天父。
第三,让人知道,你会站在他那边。回到交通堵塞的例子,你的朋友让你感到,你需要做的是就认识到自己没有提前出门、没有安排好路线这样的错误,并且承认自己的的错误有代价,然后就走了。他给你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但是没有帮助到你。他忘记了,你关注的是因为你走错路而错过了约会,在困扰你的是你错过的约会而不是你走错路。我们很多时候提供的帮助没有帮助人,是因为我们把焦点放在问题上,而没有看到那个人真正的挣扎。
所以,你要让人看到你不仅认识到他的问题,而且还关心他、知道他和与他同在。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就会带来三个结果:
第一,建立了横向的信赖。这个人觉得被理解,于是愿意相信你,更多地向你倾述。当你去服事一个人的时候,你是要他把生命中贵重的瓷器交在你的手里,只有他信任你的时候他才会这么做。
第二,强化了纵向对神的盼望。神常常说的是:听我说、信靠我、跟随我。当我表现出神怜悯、理解的爱,并传达出圣经对特定经验的深度解析,这个人会对神的同在、应许和能力抱有更多的盼望。
第三,愿意开始改变的心志。这个人会说,“这些已经对我有所帮助了,我愿意得着更多这样的帮助。”
回到开头的案例,如果你去关心和探访这个姊妹,你会问她哪些可能的问题呢?举例如下:
“有哪些问题,是你希望问你的丈夫的?”
“你现在最害怕的是什么?”
“你和神的关系如何?你觉得神怎么看这件事?”
“有哪些问题是你想问神的?”
“最让你受不了的是什么?”
“你有否后悔什么事情是你不想告诉我的呢?”
第二:体现基督的爱
神如何使用我们来帮助别人改变呢?只是单单用我们的语言吗?想想,你的生命中过去别人是怎么改变你的?仅仅是透过言语吗?还有些别的什么?
我们如果认真看待自己身为使者的身份,就必须承认神改变人并不只是用我们所说的话,而是用我们是谁以及我们所做的事。耶稣在地上服事的时候曾经说,“你们当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即或不信,也当因我所做的事信我。”身为使人和好的使者,我们不仅蒙召传讲真理,而且是要行出真理,也就是成为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榜样。我们不仅仅是神的发言人,也是神的见证人。
请读歌罗西书3:15-17,这段经文是新约圣经里最明确的个人服事呼召。我们蒙召是把圣经放在心里,以至于能有智慧、心怀感恩,随时预备好能互相劝诫和彼此教导。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从15节开始看就会漏过很重要的一段,所以我们要从12节开始看。在12-14节,保罗用穿衣服的比喻给我们提醒。衣服很重要,因为衣服给我们遮蔽和保护,另一方面,衣服也显出我们的身份、代表我们的职责。保罗提醒我们,我们在服事他人时所穿戴的和我们所说的话同等重要,保罗本质上是在说:“如果你要和我一样参与和做工在别人的生命里,请穿起合适的衣服来。”
要穿戴什么衣服呢?这里保罗所列举的不是泛泛的道德品质,而是基督的品格。保罗的意思是:当你要服事别人的时候,先要穿戴基督。神改变人不是单单使用我们去跟人说一些狠话,而是带着怜悯、恩慈、谦卑、温柔和爱。当我们这样行的时候,我们就成为所传讲的内容的见证。当这样的情形发生时,我们不仅是传递了真理,还体现了真理。
体现基督和真理在服事中非常重要,因为神使用我们的为人以及我们的言行来传递他的真理。此外,在个人服事中,我们会在关系当中亲身经历服事对象的罪性。如果对方是一个易怒的人,那么他的怒气迟早会直接发泄在你的身上。如果你的服事对象是一个不轻易信任他人的人,那么他也很难信任你。一个抑郁的人会告诉你,他已经尝试了你所说的所有方法,但还是很绝望。因为你在服事一个罪人,你就难免被罪所影响,就像站在泥塘旁边的人难免被贱的一身泥。
加拉太书6:1这样说:
“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
我们必须留意自己对服事对象的反应,因为他们通常会以得罪别人的方式来得罪你。当被得罪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反应呢?我们是否以爱回应?但别人的罪和挣扎也成为我们经验的一部分时,我们回应的方式是否展现出基督转变生命的恩典达能。当在服事和关系中面对罪的时候,我们是否体现出基督的品格?
有时我们的表现符合基督使者的身份与呼召,也有的时候我们会失败。即便如此,如果我们能借着自己的罪、请求神的赦免(和对方的赦免,如果需要的话),向神支取力量忠心地服事神,以便在自己的生活中活出福音的样式,那么我们仍然可以在辅导关系中发挥服事他人的果效。
最后,请记住,我们蒙召是成为使者。使者不仅仅忠心传达王的信息,也展现出王的品格。服事受苦者的服事代表我们的牺牲与受苦。所以,在面对苦难时,我们要谨慎察觉我们自身的回应,我们在服事时是否仍然在妥善地扮演王的角色,我们是否为别人能得着生命而甘心牺牲自己,我们蒙召不只是作为神真理的管道,也是成为真理的见证。
愿基督加添我们的力量,使我们像基督那样爱人,并成为基督在人生命中转变之工的一部分。愿基督的爱不仅引导我们的话语,也引导我们的生活。愿我们都能成为伟大救赎者的榜样、证据和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