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福音之外的伪装(罗马书2:17-3:8)

释经讲道:《罗马书》
释经讲道:《罗马书》
6.福音之外的伪装(罗马书2:17-3:8)
/

¹⁷⁠你称为犹太人,又倚靠律法,且指着神夸口;  ¹⁸⁠既从律法中受了教训,就晓得神的旨意,也能分别是非(或作“也喜爱那美好的事”);  ¹⁹⁠又深信自己是给瞎子领路的,是黑暗中人的光, ²⁰⁠是蠢笨人的师傅,是小孩子的先生,在律法上有知识和真理的模范。 ²¹⁠你既是教导别人,还不教导自己吗?你讲说人不可偷窃,自己还偷窃吗? ²²⁠你说人不可奸淫,自己还奸淫吗?你厌恶偶像,自己还偷窃庙中之物吗? ²³⁠你指着律法夸口,自己倒犯律法玷辱神吗? ²⁴⁠神的名在外邦人中,因你们受了亵渎,正如经上所记的。 ²⁵⁠你若是行律法的,割礼固然于你有益; 若是犯律法的,你的割礼就算不得割礼。 ²⁶⁠所以那未受割礼的,若遵守律法的条例,他虽然未受割礼,岂不算是有割礼吗? ²⁷⁠而且那本来未受割礼的,若能全守律法,岂不是要审判你这有仪文和割礼竟犯律法的人吗? ²⁸⁠因为外面作犹太人的,不是真犹太人; 外面肉身的割礼,也不是真割礼。 ²⁹⁠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 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这人的称赞不是从人来的,乃是从神来的。

 

 ¹⁠这样说来,犹太人有什么长处,割礼有什么益处呢? ²⁠凡事大有好处,第一是神的圣言交托他们。 ³⁠即便有不信的,这有何妨呢?难道他们的不信,就废掉神的信吗? ⁴⁠断乎不能!不如说,神是真实的,人都是虚谎的。如经上所记:

  “你责备人的时候,显为公义;
  被人议论的时候,可以得胜。”

 ⁵⁠我且照着人的常话说,我们的不义若显出神的义来,我们可以怎么说呢?神降怒,是他不义吗? ⁶⁠断乎不是!若是这样,神怎能审判世界呢? ⁷⁠若神的真实,因我的虚谎越发显出他的荣耀,为什么我还受审判,好像罪人呢? ⁸⁠为什么不说,我们可以作恶以成善呢?这是毁谤我们的人说我们有这话。这等人定罪是该当的。

证道提要

证道提要

Sermon abstract

在座的各位有没有看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猫鼠游戏》(Catch Me If You Can)?这是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莱昂纳多(小李子)饰演的弗兰克·阿巴内尔,是个真实存在的人物。他在20岁之前,就靠着各种伪装骗过了无数人:冒充飞行员,坐头等舱、自由出入机场;冒充医生,带着实习生查房;甚至穿上律师袍,在法庭上滔滔不绝。他没有任何资格,却凭一张嘴、一身行头,就骗过整个社会,成了FBI史上年纪最小的头号通缉犯。

 

汤姆·汉克斯在片中饰演那个穷追不舍的探员,电影的张力就在于——弗兰克一次次差点被识破,却总能蒙混过关。观众明知道他是在行骗,可还是紧张得心跳加速,甚至有点“希望他再逃过一劫”。

 

不过,真实的故事比电影更讽刺。弗兰克最后被捕,并不是在机场的重重埋伏中,也不是经过惊心动魄的追逐,而是在纽约一家街头快餐店。他当时正低调伪装着,两名正在店里吃热狗的便衣警探无意间瞥见店外有个年轻人,长得很像他们追踪多日的弗兰克。但又不敢确定。就在这时,其中一个警探灵机一动,扯开嗓门喊了一声:“嘿!弗兰克!”弗兰克下意识地回了个头——就是这一眼,让他彻底中招。这个用不同身份骗过数百人甚至骗过自己的高手,竟然败在了自己最无法否认的地方:真实的身份。

 

你看,这样的故事为什么能吸引人?因为我们心里其实很明白,我们也常常活在伪装里。也许不是飞行员制服、医生白袍,而是别的外壳:学术上的文凭、职场上的亮眼履历,别人眼里的光环和标签,教会里的属灵话术。我们希望别人看见我们想要展示的样子,却害怕别人看见我们真实的自己。我们甚至习惯了用这些伪装来掩盖罪、遮掩自己的软弱,并心里侥幸:“也许不会被发现,再拖一拖也没关系。”

 

可保罗在罗马书里要告诉我们:在神的面前,没有任何伪装能长久蒙混过关。律法不能成为遮羞布,割礼不能成为护身符,宗教身份也不能成为借口。终有一天,神会像那位探员一样,直呼我们的名字,让我们无处可逃。

 

今天的这段经文,保罗也要毫不留情地揭开人的层层伪装。

 

【主旨】这段经文是要告诉我们:

在基督里,神的真实并没有因我们的虚谎而动摇,反而在我们最无助的时候,显得最坚固、最可靠。

 

一、伪装的敬虔必致败坏(2章17-24节)

 

二、外在的标签不能取代内在的更新(2章25-29节)

 

三、人的虚慌更显神的真实 (3章1-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