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你怎么看待耶稣?(约翰福音7:25-52)

释经讲道:《约翰福音》
释经讲道:《约翰福音》
18.你怎么看待耶稣?(约翰福音7:25-52)
/

25耶路撒冷人中有的说:“这不是他们想要杀的人吗?26你看他还明明地讲道,他们也不向他说什么,难道官长真知道这是基督吗?27然而我们知道这个人从哪里来;只是基督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28那时,耶稣在殿里教训人,大声说:“你们也知道我,也知道我从哪里来;我来并不是由于自己,但那差我来的是真的,你们不认识他。29我却认识他,因为我是从他来的,他也是差了我来。”30他们就想要捉拿耶稣,只是没有人下手,因为他的时候还没有到。31但众人中间有好些信他的,说:“基督来的时候,他所行的神迹岂能比这人所行的更多吗?”祭司长差人捉拿耶稣32法利赛人听见众人为耶稣这样纷纷议论,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就打发差役去捉拿他。33于是耶稣说:“我还有不多的时候和你们同在,以后就回到差我来的那里去。34你们要找我,却找不着;我所在的地方你们不能到。”35犹太人就彼此对问说:“这人要往哪里去,叫我们找不着呢?难道他要往散住希腊中的犹太人那里去教训希腊人吗?36他说‘你们要找我,却找不着;我所在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话是什么意思呢?”37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稣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38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39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群众因耶稣而纷争40众人听见这话,有的说:“这真是那先知。”41有的说:“这是基督。”但也有的说:“基督岂是从加利利出来的吗?42经上岂不是说‘基督是大卫的后裔,从大卫本乡伯利恒出来的’吗?”43于是众人因着耶稣起了纷争。44其中有人要捉拿他,只是无人下手。 45差役回到祭司长和法利赛人那里,他们对差役说:“你们为什么没有带他来呢?”46差役回答说:“从来没有像他这样说话的。”47法利赛人说:“你们也受了迷惑吗?48官长或是法利赛人岂有信他的呢?49但这些不明白律法的百姓是被咒诅的。”50内中有尼哥底母,就是从前去见耶稣的,对他们说:51“不先听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作的事,难道我们的律法还定他的罪吗?”52他们回答说:“你也是出于加利利吗?你且去查考,就可知道加利利没有出过先知。

证道提要

证道提要

Sermon abstract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体验?你和家人/同事/同学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着一顿愉快的晚餐,大家讨论着今天的新闻、孩子的成绩、最近的天气,一切都看似和谐,温馨自然。然而,突然间,有人提到了一个话题,气氛立刻变得凝重,大家的表情也跟着变化。有人低头开始专心吃饭;有人清了清嗓子,缓解尴尬……你猜,这个话题是什么呢?

可能是政治观点?社会事件?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

这些话题,的确能让某些家庭聚会变得略显尴尬。但从我的个人经历和观察来看,还有一个比这些更具争议性,更能引发分歧,甚至让本来和睦的关系也蒙上一层阴影的话题。那就是——耶稣基督。

你有没有发现,当我们谈论宗教、哲学或是人生信仰时,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以容忍不同的声音,可以宽容不同的意见,但一旦提到耶稣,气氛便开始微妙变化。你可能在聚会中与同事们讨论股票、经济、甚至是电影,但当你说:“其实,我的生命因耶稣而改变”时,仿佛话题的重心突然偏离了所有人预期的轨道。眼神变得不那么专注,气氛变得不那么轻松,甚至有些人会刻意转移话题,就好像“耶稣”二字,是一种无法面对的禁忌。

为什么?是因为耶稣做了什么过于激烈的事吗?难道祂不是一位教导人爱敌人、行公义、谦卑、宽恕的伟大老师吗?难道祂不是一位医治人、安慰伤痛、拯救灵魂的救世主吗?如果祂如此良善,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拒绝祂,甚至反感祂的名字呢?

其实,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耶稣所做的,而是耶稣所宣告的。因为,祂不仅仅是个好人,不仅仅是道德的模范,祂宣称自己是“道路、真理、生命”,是“全地的救主”。祂的宣告让每一个听见的人必须做出选择——要么接受祂,跟随祂,得着永生;要么拒绝祂,继续活在罪中,陷入永恒的干渴与空虚。

你看,耶稣不是普通的老师或哲学家。祂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带有一种不可回避的挑战性。祂给人的选择,不是“要不要听听我的观点”,而是“你愿不愿意把你的一生交托给我?”

这正是耶稣的宣告带来的张力——祂不是一个你可以选择接受或忽略的人物。祂让你做出抉择。你要么因祂得生命,要么因祂得分裂。

这也是我们要在今天的经文中所看到的人们的反应,当耶稣在住棚节作出一个伟大的宣告之后,人们的反应是争论、分裂,甚至想要捉拿祂、杀掉祂!

【主旨】不要再怀疑和彷徨,耶稣是满足我们灵魂需要的救主,祂邀请我们全然信靠祂的拯救。

  • 你如何看待耶稣的身份?(7:25-36,40-52)
  • 你是否愿意回应祂的邀请?(7: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