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撒种和收割(约翰福音4:27-42)

释经讲道:《约翰福音》
释经讲道:《约翰福音》
09.撒种和收割(约翰福音4:27-42)
/

27当下门徒回来,就希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只是没有人说:“你是要什么?”或说:“你为什么和她说话?”28那妇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里去,对众人说:29“你们来看,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莫非这就是基督吗?”30众人就出城往耶稣那里去。31这其间,门徒对耶稣说:“拉比,请吃。”32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33门徒就彼此对问说:“莫非有人拿什么给他吃吗?”34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35你们岂不说‘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吗?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原文作“发白”),可以收割了。36收割的人得工价,积蓄五谷到永生,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37俗语说‘那人撒种,这人收割’,这话可见是真的。38我差你们去收你们所没有劳苦的;别人劳苦,你们享受他们所劳苦的。”39那城里有好些撒玛利亚人信了耶稣,因为那妇人作见证说:“他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40于是撒玛利亚人来见耶稣,求他在他们那里住下,他便在那里住了两天。41因耶稣的话,信的人就更多了。42便对妇人说:“现在我们信,不是因为你的话,是我们亲自听见了,知道这真是救世主。”

证道提要

证道提要

Sermon abstract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接收到大量的新闻、广告、社交媒体信息。无论是关于科技创新、体育赛事,还是全球新闻热点,我们都能随时随地获得各类更新。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讨论。我们可能会花时间讨论今天的天气、最新的电影、网红餐厅的打卡,甚至是朋友圈里发生的趣事。但在所有这些信息中,有一条信息,是我们作为基督徒最应该关注、最应该传播的——那就是耶稣基督的福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却选择沉默。我们心中清楚福音的价值和意义,但却因恐惧、懒惰或不安而将这份至关重要的消息压在心底,不敢大声讲出来。
有时候,我们的沉默似乎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足够好”,不需要再给它带来更多的改变了。毕竟,现代社会在物质上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丰富,科技的进步、医疗的革新、社会的繁荣,让我们觉得一切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知识和资源,似乎可以依靠这些“世上的好消息”来填补心灵的空虚。
与此同时,我们作为基督徒,可能也会有这样一种误解:或许传福音的任务,应该交给那些特别有能力、特别受人尊敬的“专业”传道人,或者是那些生活在“未得之地”的人群中,才需要这个福音。
这两种错误的观点,虽然可能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况中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根源都是一样的——低估了福音的优先性和紧迫性。我们往往因为外界的声音、个人的舒适、对人的惧怕,或者对人心的过于乐观的看法,错失了传福音的机会,甚至误以为我们的沉默是合适的选择。
有一位著名的美国魔术师和无神论者(Penn Jillette),在一个公开的视频中说,“我一直说,我不尊重那些不传福音的人。我一点也不尊重。如果你相信有天堂和地狱,并且认为人们可能会下地狱,或者无法得到永生,而你认为因为这样会让别人感到社交尴尬,所以不值得告诉他们——而那些无神论者认为人们不应该传教,认为‘让我一个人安静,别把你的宗教强加给我’——你得有多么恨一个人,才能不去传福音?你得有多么恨一个人,才能相信永生是可能的,却不告诉他们?
今天,我们要通过一段经文,来反思这些错误的心态和观点。在这段经文中,我们将看到,耶稣的福音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也不是一项外部使命的完成,而是每个基督徒生活的核心,是神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呼召。我们不仅要看清福音的必要性,更要认识到,它不是要我们消极等待一个“合适时机”,而是要我们主动去分享,去见证,去撒种,去收割。

【主旨】基督改变我们,并要求我们带着福音的优先级,用改变的生命去见证基督。

  1. 用翻转的生命作见证 vv.27-30
  2. 福音的优先和紧迫 vv.31-38
  3. 见证的焦点引人转向基督 vv.39-42